北纬25°-28°,被誉为中国白酒酿造的黄金地带,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不出百里,必有好酒,杨林肥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色泽,成为这一核心区内的璀璨明珠。
地处北纬25°的杨林,是明代药物学家、音韵学家兰茂的故乡。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、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,都为杨林肥酒的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兰茂(1397年-1470年),字廷秀,号止庵。云南省嵩明县杨林人,祖籍河南。明代医药家、音韵学家、诗人、教育家、理学宗匠。
兰茂著述颇丰,著有《韵略易通》、《滇南本草》、《医门揽要》、《玄壶集》。《滇南本草》比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早140多年,“杨林肥酒”就源自《滇南本草》中的“药酒仙方”和“水酒十八方”。
传承百年的非遗工艺,每一道工序,无疑不是合天时,行人工。在时间这位大师的催化下,草本和酒液共存、共融,进而生香、出色。得以呈现杨林肥酒“翠绿如玉,酒香醇厚,入口绵甜,酒体圆润,生津隽永”的特有风味,故称“肥酒”。
几代人喝的杨林肥酒,先后斩获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、全国营养食品研评会金奖、国优白酒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、中华老字号等殊荣,成为真正的百年品牌。